相关链接
Copyright © 湖北襄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790号-1
2024-12-19
保康县的名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,其最初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雍熙三年(公元 986 年)。当时,在地方行政区划上,升房州为保康军(“军” 在宋时是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,有与州府同级,隶属于 “路” 的情况,保康军便属于这一种),也正是从这时起,“保康” 这一名称开始登上历史舞台。
在古代,行政区划的变动往往有着诸多因素考量,北宋时期的这一设置,其实是基于当时整个国家对于地方治理、军事防御以及区域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布局。房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,设立保康军,旨在强化对这一区域的管控,保障当地的安定。而 “保康” 之名的诞生,也为后来保康县的正式设立埋下了伏笔,它就像是一颗种子,随着岁月的流转,逐渐生根发芽,成为这片土地的重要标识,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与人文记忆。
在保康县马良镇界山,有一座建于光绪初年的祖师庙,这座祖师庙的庙门上方有一石横额,十分引人注目。其向南漳一面凿有 “惠此南国” 字样,而向保康一面则凿有 “用康保民” 四字。
“用康保民”,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深刻且美好的寓意,那就是 “保障人民安居康乐”。回溯历史,在过去的岁月里,这片土地也曾历经诸多艰难,“因房地山峒寇发不时”,百姓生活受到诸多影响,人们渴望能够有一个安定、祥和、能让大家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。所以当设立县邑之时,便沿用了 “保康” 之名,它寄托着当时人们对这片土地最殷切的期许,希望生活在此的民众可以远离战乱、灾祸,能够在安稳的环境中,享受健康、快乐的生活,让这片土地处处充满生机与幸福的烟火气息,一直传承延续下去,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家园。
保康县的人口数量在近年呈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。截至 2022 年末,全县户籍总户数为 10.09 万户,户籍人口总数达到了 26.12 万人。从城乡分布来看,城镇人口总数为 10.36 万人,乡村人口总数为 15.76 万人,这体现出保康县依然有着相当比例的乡村居住人口,乡村地区承载着县域内过半的人口生活,有着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与乡土人情。
而常住人口方面,2022 年保康县常住人口总数为 22.29 万人,城镇化率为 48.48%。这一数据表明,尽管有部分人口选择外出等,但保康县城镇地区对于人口的吸纳能力也在逐步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镇生活、工作,推动着城镇建设与发展,同时乡村地区也依旧保留着自身的独特魅力,维系着不少居民对这片土地的眷恋,共同构成了保康县生机盎然的人口生活画卷。
保康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,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多元的民族构成。截至 2022 年底,全县有 1 个少数民族村,即城关镇黄土岭回族村。全县包含了 24 个少数民族,少数民族总人口为 1033 人,其中回族人口有 326 人,是少数民族中人口相对较多的群体。
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、繁衍,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、民族文化,与汉族同胞一起,在保康这片土地上相互交流、相互融合,共同为保康县的发展添砖加瓦,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相互尊重、互帮互助,形成了和谐、团结的社会氛围,让保康县处处都彰显着多元文化碰撞出的别样精彩,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人文底蕴和别样的风情韵味。
尧治河旅游区位于襄阳、武当山、神农架的交汇处,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,同时也是省级旅游度假区。这里平均海拔 1600 多米,森林覆盖率高达 97%,山体内水源丰富,山泉顺流而下,穿过整个村庄,在耳听虫叫蛙鸣之际,眼见的皆是青山碧水,仿若世外桃源一般。25 公里的循环观光路,宛如一条丝线,将 60 多个景点一线穿珠,峡谷、奇峰、溶洞、瀑布以及稀有的动植物,共同构成了令人称羡的景观。
景区内有着诸多值得一探的景点与游玩项目,比如尧帝神峡,峡谷内以自然山水为主,林深峡幽、山峦起伏、群峰竞秀,透着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,一进入其中,便能感受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,穿行其间,消暑祛热,是夏季游玩的绝佳选择;还有老龙宫,它是一个由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形成的大型天然溶洞,洞内一排排、一簇簇、一根根石笋、石芽、石钟乳,在霓虹灯映衬下晶莹剔透、色彩斑斓,洞内的钟乳石千姿百态、各具奇趣,畅游其间,别有一番探险情趣。
此外,游客还可以体验尧帝神峡 + 老龙宫 + 飞天魔毯的组合项目,感受不一样的游览乐趣;或是选择尧帝神峡 + 玻璃天桥 + 滑道,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添一份刺激体验。而且景区还配套有多种住宿选择,像尧治河度假酒店、培训中心、风情园、养生馆等,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,让大家能在这里尽情享受悠闲惬意的度假时光。
五道峡景区位于保康县南面,距县城 22 千米,处于保宜、保神高速的交汇处。它由五个峡谷段构成,峡长约 5 千米,包括五道峡、麻坑林场、横冲药材场三个部分,总面积 88 平方千米,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。
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,以奇石、怪峰、清流、幽谷为主,峡内山峰一溪相连,平峙多姿,溪流清澈,四季奔腾,山、林、洞、瀑、水、天、鸟、兽,与历史遗迹、民间传说交相辉映,构成一幅奇、险、雄、幽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。有着以仙人洞为代表的溶洞群 8 个,以龙宫殿为代表的山寨群 6 个,以神女瀑为代表的瀑布群 8 个,著名景点抱玉岩、得玉洞、卞和寄宿洞、龙王寨、卧龙洞、神女瀑、龙宫宝殿、仙女浴温泉、红巾军坟、仙人岩、响水瀑等 100 余处。
不同的季节来五道峡景区游玩有着别样的体验,春天可以欣赏万物复苏的生机之美;夏季气温适宜,是避暑的好去处,穿梭在峡谷间,感受清凉的山风与潺潺的溪流带来的惬意;到了秋冬季节,山林染上五彩斑斓的颜色,仿佛一幅油画,若是冬季遇上雾凇景观,更是宛如仙境,让人流连忘返。
九路寨生态旅游区地处湖北襄阳保康县西南部,距离县城 62 公里,是一个尚未被完全开发的自然景区,也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,拥有着原始纯净的自然风光,堪称华中地区罕见的高品位大型 “生态旅游区”。
这里山脉纵横,沟谷相通,山峰耸立,溪涧回环,有着原始森林、峡谷溪瀑等自然景观,海拔最高点为 1426 米,还有高山草甸、云雾缭绕等山地特色。其集森林穿越、自驾车营地、峡谷观光、观瀑溯溪、洞穴探险为一体,核心景点黄龙洞冬暖夏凉,洞内形状各异的钟乳石、石笋、溪流等自然景观,神秘秀丽,沿途跌宕起伏,洄潭密布,钟乳悬挂,姿态万千,洞体由多层构成,洞中有洞、洞中有山、洞中有河,规模之大、钟乳之美、地貌之奇,令人称奇,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。
游客可以漫步在森林中,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,体验森林穿越带来的刺激;也可以沿着峡谷观光,欣赏那深沟峡谷的壮丽景色;还能在观瀑溯溪时,近距离接触那秀丽的瀑布与清澈的溪流,尽情享受这原始生态带来的独特魅力,也难怪它被誉为 “张家界的山,九寨沟的水”,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。
横冲旅游区位于保康县后坪镇,是国家森林康养基地、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,素有 “荆山之巅” 之称。这里山势奇特、林木茂盛、空气清新、景色宜人,依托 8 万多亩原始森林,开发建设了诸多项目。
比如 “问道横冲” 原始森林康养步道,游客可以沿着步道漫步,呼吸清新的空气,感受大自然的律动,在富含负氧离子的环境中放松身心,开启一场康养之旅;森林氧吧浴场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中,尽情呼吸纯净的空气,有效缓解心中郁结和压力,使人身心舒畅;还有野生牡丹观赏园、天池游览园等,能欣赏到各种珍稀的植物景观,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。
同时,景区配套建设了休闲度假木屋、亲子房、太空舱等特色住宿设施以及悬崖秋千、空中自行车、七彩滑道等游乐体验性项目,无论你是想要安静地享受休闲时光,还是追求刺激好玩的游乐体验,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,真正做到了玩转四季不重样。
保康黄龙观风景区有着独特的整体风貌,它山水灵秀,人文厚重,资源丰富,四季有致,平均海拔 1200 米,原始丛林连片,自然景观以奇、险、幽、古、峻著称。
在这里,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让人陶醉,还有充满韵味的古建筑以及深厚的人文景观等待游客去探寻。游客可以亲近大自然,听林间的鸟鸣,吹谷间的清风,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,感受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,体验高山露营的快乐,同悠然作伴,与星河同行,尽情享受惬意的时光,领略到不同于其他景区的独特韵味,使其成为众多游客心仪的旅游胜地。
蜡梅谷民宿位于保康县过渡湾镇,这里有着东半球唯一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蜡梅纯林,足足有 2000 亩,因而被誉为 “蜡梅王国”,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 98% 以上。
自寨民宿占地 5369 平方米,其建筑别具一格,各具特色、充满故事的民宿在造型上传承中国建筑古典设计,体现出素雅和恬静的韵味,完美地融山合水、依山就势,特别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、建筑与山水的结合,让建筑之间互为景观、相互借景、相互对话,民宿外立面采用低调粗朴的自然材质,与周围林木山水完美融合,实现天、地、宅、人合而为一的居住理想。
来到这里,游客可以徜徉在优美的环境里,深深呼吸着充盈的负氧离子,欣赏秀美风光,还可以参与传统茶道、香道、插花和品香调香等特色文化体验活动,或是进行点心制作、植物拓染、围炉煮茶、投喂动物、亲近自然、品尝特色美食等,让身体和心灵开启一场美妙的 “养生之旅”,远离城市的喧嚣,沉浸在这独特的氛围之中。
南顶草原地处荆山主峰聚龙山麓,海拔 1600 多米,面积达 2000 余亩,空气清新,一年四季无高温,被称为襄阳屋脊。这里是山区难得一见的大片平地,地上绿草茵茵,生机盎然,放眼望去,云雾群岚皆在脚下,壮阔的自然风光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。
尤其是在夜晚,南顶草原的景致更是一绝,空旷的高山草甸,就像一个被满天星空笼罩的大圆球。游客可以支起帐篷坐在满天星空下,感受着大自然特有的静谧与美好,远离尘世的纷扰,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,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,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之中,尽情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时光。
炸胡椒,学名 “鲊胡椒”,是保康当地极具特色的一道家常菜。它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玉米和辣椒(在保康的当地方言中称辣椒为胡椒)。制作时,先把玉米磨成玉米茬子,洗净控干水后,和切碎的红辣椒一起搅拌均匀,然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发酵,需要注意的是,发酵过程中不能放水。不过,在发酵时辣椒自身带着的水分会浸到玉米茬子里,待其发酵完成后,成品的炸胡椒就会变得晶莹和润。
在保康当地,常见的吃法是将炸胡椒下到油锅里,配上五花肉一起翻炒,快出锅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食盐就行。经过玉米和辣椒发酵后产生的独特酸、辣、香味道,相互交融,色泽金黄还点缀着一点点的红艳,细细嚼来,炸胡椒的酸辣里带着玉米原始的香味,而且因为是玉米,还有一种很有韧性的口感,和着香滑的五花肉一起咀嚼,风味的确不同一般,让人回味无穷,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常见又受欢迎的美食。
在保康县,熏制腊肉是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,尤其到了隆冬时节,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制作腊肉。村民们通常会选用自家养的生猪,经过宰杀、腌制等一系列前期工序后,再利用柏树枝等材料进行熏制。经过精心熏制而成的腊肉,有着独特的风味,从外观上看,精肉鲜红、肥肉透亮,十分诱人。
当把腊肉烹饪上桌后,吃起来醇香不腻,有着浓郁醇厚的肉香,令人唇齿留香。而且,腊肉还具有开胃、去寒等功能,在过去,它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佳肴,如今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,走向了全国各地,让更多人品尝到这承载着保康记忆与乡愁的美味,在保康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,承载着人们对家乡味道的深深眷恋。
白蒿懒豆腐这道菜充满了浓浓的农家生活气息。制作时,先是把黄豆磨成豆浆,然后掺入少量鲜嫩的白蒿,一起煮熟后压干、成块,便制成了白蒿懒豆腐。在保康农村,逢年过节的时候,很多人家都会做上一点白蒿懒豆腐。
这道菜使用的主要食材白蒿有着独特的清香,搭配黄豆的醇厚豆香,再加上一些简单的佐料,吃起来味道淳正,口感丰富,最能增加食欲,是一道非常下饭的佳肴,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,也展现出了保康乡村美食质朴又美味的独特魅力。
在保康山区,魔芋的一种主要吃法就是将其加工成魔芋 “豆腐”。制作过程颇为讲究,一般先将适量的魔芋粉准备好,把水倒入锅中,开火烧至约 60 度左右(同时可以将食用碱用少量开水化开备用),然后一边搅拌(记得用长柄的搅拌器具哦)一边倒入魔芋粉,水未开前用大火烧开,顺时针快速搅拌。等水开后,改成小火保持锅内沸腾,并计时 15 分钟开始顺时针搅拌。15 分钟结束后,将化开的碱水沿着锅壁慢慢倒入锅中,开大火顺时针搅拌 20 - 30 秒,使其搅拌均匀,之后关上火盖上锅盖放置 15 分钟左右。15 分钟后往锅内注入清水将魔芋切小块剥离锅底,剥离后冷水可以不倒出,随即往锅内注入漫过魔芋 3 厘米左右的水位,大火煮开(这样做也是为了稀释碱)。
做好的魔芋 “豆腐” 可以用来烹饪各种美食,其中用辣椒爆炒后的魔芋 “豆腐” 格外鲜美,吃起来弹性十足,别有一番独特的味觉体验,成为了保康特色小吃中别具风味的一种,让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。
洋芋泡泡儿对于保康人来说,可不仅仅是一种小吃,更是承载着儿时回忆的美食。它选用保康高山种植的新鲜土豆作为原料,先将土豆削皮切片,焯水后晾干成干土豆片。纯手工制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洋芋的营养成分,原汁原味,绿色健康。
吃的时候,将食用油烧至七八成热,放入干洋芋片到热油中炸至两面金黄,就成为了洋芋泡泡儿。可以直接拌糖或盐,是一款简单美味的零食,香脆的洋芋泡泡儿蘸一点蜂蜜或者盐巴,可咸可甜,那种独特的口感令人难以忘怀,是小孩子爱吃的零嘴,也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,常常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保康全县多地都有蓝莓种植,其种植范围较广。保康的高山蓝莓品质优良,得益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土壤环境,这里生长出的蓝莓果实饱满,色泽鲜艳,口感酸甜适中,汁水丰富,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。